搜尋

燕巢景觀

  • a.阿公店水庫
  • aa.環湖自行車道
  • b.泥火山
  • c.太陽谷
  • d.養女湖
  • e.雞冠山
  • f.小崗山
  • g.中寮山
  • h.崎嵧瀑布

燕巢生態

  • i.植物
  • j.蝴蝶
  • k.鳥類
  • l.動物

打鐵丁

written by admin

1

第一印象
  本期採訪小組鎖定燕巢鄉響叮噹的傳統打鐵業——「燕巢阿丁打鐵成廠」,定強兄「三顧茅廬」皆大門深鎖,由鄰居口中得知主人翁——蔡來成夫婦出外兜售生意,行蹤不易掌握。正當猶豫是否放棄之際,「皇天不負苦心人」,終於在6月2日晚上接獲採訪徵召令,顧不得邋遢模樣,跳上車,發動油門,火速直奔目的地。
  記得小時候,每天清早都在「鏗!鏘!」有節奏的樂聲中醒來,原來屋後打鐵店的鐵匠阿伯已上工了,揉揉睡眼,爬到後窗口往外一看,阿伯們個個黝黑粗壯,不著上衣,脖子上披掛毛巾,汗水沿著額頭直往下流,不時利用空檔迅速地擦拭汗水。然而,初見蔡師傅清朗的面貌、矯健的身形以及合宜的穿著,強烈地推翻多年來對打鐵師傅的刻板印象。
店名由來
  訪談間,蔡師傅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,令人感到振奮又親切,蔡師傅說:父親本名蔡復源,在台南習得打鐵手藝,依襲傳統優良民俗——「尊師重道」,不在習藝之地開店競爭生意,因緣際會落戶燕巢鄉。因失學不識字,乃以簡單的「丁」字做為店名,「成」字是蔡師傅兄弟輩的代稱,子承父業,一脈相傳,溫馨之情不言而喻。
棄文從武
  在早期農業時代,打鐵業盛極一時,農民所需的鋤頭、斧頭、柴刀、鐮刀、犁耙……等農具品及剪刀、菜刀等家庭必備品,皆是打鐵業的手工製品。蔡師傅兄弟三人自幼耳濡目染,課餘常跟隨父親敲敲打打,本身國小三年級即「腳踏磚頭,手拿鐵鎚」鏗鏘作響,國中畢業後,因家中人力缺乏,加上打鐵業正值黃金時代,一支鋤頭的收入足夠全家人一天的生計,且農具品供不應求,尚須接受訂單,是個  吃香的行業,在父親的遊說下,自然而然地「棄文從武」,打造自己的一片天空。說到此,蔡師傅起身調整一旁大風扇的角度,試圖為我們驅趕蚊蟲,細心之舉,一如因應客戶個別需求,打造各式農具。
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
 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來臨,傳統打鐵業的產品雖堅固耐用,但終難抵擋機器壓製品的產量及低廉的成本,加上年輕人不屑也不願承襲勞力高,收入低的行業,老師傅們為了開拓生計,紛紛轉業,目前燕巢鄉僅此「燕巢阿丁打鐵成廠」白底紅字顯目的招牌,兀自高掛在中南路上。
  面對衝擊的局勢,頗富遠見的蔡師傅深知不能「故步自封」,必須「主動出擊」方能立一席之地。首先,熟知各區域的地形土質以及操作農具的習性(使用姿勢),再依據上述特點,打造出功能相同但款式、尺寸因人因地而異的鐵具,並以精湛的手藝打造機器模具無法壓製的特殊造型。日復一日,開著同甘共苦的廂型車,風塵僕僕地兜售,經營之道講究貨真價實、童叟無欺,故足跡所及,客源日漸穩固,尤以60〜70歲的長者居多。如今,嘉義以南——鹽水、善化、湖內……等地,蔡師傅皆定期定點展售,並兼修農具及磨刀剪,深受客戶喜愛,且天性樂觀的蔡師傅秉持「安貧樂道、服務大眾」的理念從事打鐵業,不因收入大不如前而氣餒,故能在此項沒落行業中一枝獨秀,實屬難能可貴。
鐵具打造過程

2
  6月3日上午,大夥在飄雨中再次造訪蔡師傅,蔡師傅引領我們到屋後的打鐵工作坊,精神奕奕地邊操作邊解說打造過程:
一、依據刀具的種類選擇鐵材,引爐子的風櫃生火,長方形鐵塊埋進燒紅的炭堆裡,「憑經驗、看火色、打鐵要趁熱」,再用長鐵鉗取出放在軋鐵機上重力鎚打(早期須兩人交互對打,一上一下,鏗鏗鏘鏘!節奏動感,煞是好聽,但很費力,今以巨型軋鐵機代替人力,省時又省力)。
二、為使刀口硬且利,不易崩裂,在燒紅的長鐵塊厚邊中間打溝嵌入鋼塊(即所謂的三合一「鐵包鋼」——外面兩層是鐵,中層是鋼。以機器壓製的刀具無此步驟,故刀口易崩裂)打造刀具的底材已完成(利器適用此底材,鈍器毋須打入鋼塊)。
三、依刀具大小截取底材,加熱燒紅,鉗出鎚打,直到鐵塊變薄又扁,憑師傅精湛的手藝和熟練的工夫,打造大小彎度不同的刀形,再放進爐碳中燒得通紅後,迅速放進水桶裡淬水、冷卻。
四、冷卻後的刀具置於鐵砧上裁切修飾外形,再用沙輪機細心地磨除刀口兩面鐵層(磨擦的火花變大,表示已接近鋼層),再次放進碳火中適度熔燒、淬水、冷卻,取出磨修刀口,至此,一把古樸的刀具即告完成。
五、待顧客選購後再露嘴(磨利刀口)供用。
堅守本業,笑傲江湖
  走出工作坊,天氣已轉晴,蔡太太熱情招呼大夥,精緻的五官、白皙圓潤的體材,令人很難與「拋頭露面」的生意串聯在一起。閒談中,夫婦倆雖感於傳統老行業在現今是「勞力高,收入低」且趨沒落的行業,原打算「收手」不做,但顧及老客戶的需求及傳承民俗工藝,仍須不停地開爐打造各式鐵具供有緣人、識貨者使用。蔡師傅規劃日後老客戶不再需要他時,夫婦倆將開著「寶車」,帶著「寶刀」笑傲江湖,暢遊人生,真痛快!
  回程,蔡師傅阿沙力的送我一把刀身呈半圓弧狀,刀柄有著彎曲線條的挖筍刀(佳里、仁武等地用之),甚是特殊漂亮,令人把玩愛不釋手。預祝蔡師傅的願景能實現,但……這是不是意謂著傳統打鐵業也將走進歷史的冊頁中呢?我……不知道,也不忍再想!轉身熄燈,一如孩提,把臉埋進枕中,只希望悠悠忽忽地入夢,夢見小女孩在「鏗!鏘!」的樂聲中,甜蜜醒來,挪動身子,攀在窗口,專注地往外看……